7大热门教育议题,关乎每个孩子的未来!
小学生作业繁重的问题,在提案中建议全面取消小学生家庭作业,进一步增强德育、体育、劳动教育,培养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小学生。“小学生的家庭作业不仅仅是一个学习问题,它实际上已经变成了一个很重大的社会问题,需要全社会各方的关注。”—— 马光瑜
他认为,小学生家庭作业负担重,还衍生出义务教育商业化和学生心理健康等问题,加重家庭经济负担和学生心理负担。
“取消家庭作业不等于不让孩子学习,而是写作业的地方在学校,改作业的人是老师,而不是家长。家长主要负责学业以外的其他教育。”马光瑜表示,学习是终身的事情,而不是仅仅在小学阶段。
#家庭教育指导师说#
孩子写作业时,家长到底该不该盯着呢?
我们的观点是:不建议。
根据艾瑞咨询报告数据,2019年未成年游戏用户规模已达到1.07亿人,对未成人健康游戏的防护也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。
现在全球网络发达,各种游戏层出不穷,手机和生活紧密结合,手机不仅可以用于支付,还可以用于工作学习,手机已经成了家长的必需品,因此孩子接触到手机的机率非常大。
家长越是强硬禁止孩子玩手机,孩子就越想玩。
就算家长把手机藏起来,孩子还会想办法去外面的游戏室和网吧玩。
甚至有的孩子为了获得一部手机,还会采取非法的手段,这样的案例实在是数不胜数。
当孩子玩手机上瘾时,心理辅导尤其重要。
家长要心平气和地与孩子交流沟通,了解孩子内心最真实的想法,为孩子提供心理支撑和行为示范。
此外,家长还可以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,和孩子达成共识,鼓励孩子和自己一起迎接“戒除手机”的挑战。
奥数不适合大范围的孩子学习,同时,特别不喜欢数学的孩子如果学习了奥数,可能会把孩子的学习兴趣搞没了。
此外,普通孩子也没必要去学习那些怪怪的、那些奇特的技巧。
我倒是想起了小时候被奥数支配的恐惧#
“我鼓励孩子要从兴趣出发学习奥数,而不是去上奥数班。
自己买书主动琢磨,才是真正学奥数的方式。”
“如果成为孩子的负担,我建议千万不要学奥数,应该每周带孩子出去玩。”
家庭教育指导师说#
奥数和学校的课程不是割裂开的,不是说学校的数学就小菜一碟不能给孩子加分,不学奥数就不能发掘孩子的智慧,也不能说以后大了孩子学习费力。
需要不断强调的是,把本来课程涉及的每一类题型都夯实就够了,奥数里的很多东西长大了也会学到。
奥数、编程其实是一个道理,如果孩子喜欢上,那么量力而行,如果只是家长一直在焦虑,最好先搞清楚奥数到底学的是什么。
《改革传统体育教学模式,实施选项考试、分级授课的建议》,建议增加小学体育课课时至每周5课时,保证小学生每天都有1小时运动时间,以全面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。
朱鼎健了解到,目前我国多数地区小学1-2年级每周4课时体育课,小学3-6年级和初中每周3课时体育课,高中每周2课时体育课,这些课时仅能基本满足最基础的体育教学,对学生的个性化体育特长培养还难以保障,以至于近些年城市超重和肥胖青少年的比例明显增加,运动时间过少等健康问题引发关注。
朱鼎健建议,应改革传统的体育教育理念,突破传统的授课模式,从顶层设计和机制创新方面出发,让体育成为青少年伴随终身的兴趣而不是负担,让运动成为国民终身受益的生活习惯。
家庭教育指导师说#
调查显示:
在感觉自己锻炼量不足的孩子中,说自己“没有时间”锻炼的高达70%,其次是“没有合适的场所”和“没有人跟我一起锻炼”。
合理利用碎片时间运动:
把写作业时间划分成25分钟或30分钟,中间安排10分钟休息时间运动;
背单词时,同时转转脖子,起来边走边背,抬抬腿、伸懒腰等;
看电视时,也可以伸伸臂、扭扭腰、踢踢腿、单腿站立、做蹲起;
在家务劳动中锻炼身体:扫地、整理卧室、收拾书桌、去超市帮爸爸妈妈提一些东西。
近年来,小学生“三点半难题”逐渐成为全国性的社会问题。
农工党中央在《关于实施小学生免费托管的提案》中提出,石家庄市在主城区210所公办小学全面实施了小学生免费托管服务,实现了主城区“公办小学全覆盖、申请学生全纳入”,给其他城市提供了经验借鉴。
当前,各地已经形成各具特色的课后托管工作模式:
政府支持、学校组织方式。
北京、长春、上海、广东、南京等地,以政府统筹规划、财政补贴、政策扶持等多种方式,鼓励、支持学校利用场所、师资和设备优势,为中小学生组织普惠性的课后活动;家长主导、学校配合方式。
家庭教育指导师说#
每年高考录取结束,全国政协委员、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刘焱都会注意到这样一个现象:
一些学校门口点名道姓、图文并茂地张贴“我校某某同学被某某大学录取”“我校有某某位同学被重点大学录取”的大红横幅或喜报。
“这种宣传助长了教育的功利化、短视化倾向,加剧了学生和家长对于升学的压力和焦虑,把学生和家长都驱赶到‘唯分数、唯升学、唯文凭、唯论文、唯帽子’的狭窄人生赛场,已经成为阻碍我国基础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问题,必须加以改变。”
与此同时,“五唯”压力带来的心理健康问题也不容小觑。
刘焱告诉记者,有研究表明,我国中小学生的生活满意度、对学习的积极情感体验(如喜欢、愉快、有信心、成功体验)等指标随年级升高而逐步降低,对学习的消极情感体验(如不喜欢、痛苦、疲倦、枯燥等指标)呈逐年上升趋势。
家庭教育指导师说#
当孩子因为学习与升学问题感到紧张无比、压力巨大时:
可能是目标定得过高;
可能是觉得自己的能力不够;
可能是设定了这个目标之后,其他人给的压力太大;
还有一个原因,就是目标太单一或者太绝对了——张贴成绩喜报,意味着“成功标准的单一化”,只要分数高,其他都不重要,因此孩子会觉得,分数低了我就没有未来,这样ta的心理压力自然可想而知。
何伟表示,青少年儿童每日光照和户外运动不能少于两个小时。用眼的时间过长,一切防控方式都无法起到实际作用。
提高公共意识对于青少年近视预防将起到关键作用。
眼睛是我们的重要器官,人类80%以上的信息都通过视觉获得。
作为国民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,当下,我国国民视觉健康面临重大挑战,其中儿童青少年近视问题尤为突出。作为家庭教育的教育主体,家长本身也应具备科学用眼的健康素养。
家庭教育指导师说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