超职教育

超职教育 成就超值人生

客服热线

400-6777-098

投诉热线

400-6777-098

盘点2020健康问题关键词:“健康真好,活着真好”

发布时间:2020-12-31 阅读量:1906
转眼,2020年就剩下几个小时了
今年是不寻常的一年
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所有人的生活节奏
这一年,我们明白了——生命无常,健康最重要!
新冠病毒的疫情还在持续着,不管怎么样也一定要注意保护好自己!
步入岁末,回首这一年的经历,梳理困扰“2020年健康问题关键词”时,我们发现,既有与疫情相关的焦虑、疫情肥,也有年轻人常年关注的焦点:脱发、熬夜、抑郁……
关键词:免疫力
点击阅读:提高免疫力
今年新冠病毒疫情爆发,抗疫期间最常被提起的名词就是“提高免疫力”。
医生说治疗病毒性肺炎缺乏特效药,最有效的药物就是人体的免疫力。无论是疫情期间,还是在未来的生活中,提高和维持免疫力的强度,是我们面对未知危险能够脱险的最有利保障。
保护免疫力的最好办法就是: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,作息规律,睡眠充足,饮食均衡有营养,适度运动,保持心情轻松愉悦,定期接种疫苗。
关键词:失眠
点击阅读:睡眠问题合集
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了熬夜的队伍,那么,熬夜的危害究竟有哪些呢?
首先,熬夜会影响睡眠质量。“最理想的入睡时间是晚上11点。从晚上11点到次日凌晨1点深睡眠的比例最高。而如果经常熬夜,错过了最佳睡觉时段,浅睡眠、做梦睡眠的比例就会更高,睡眠质量会受到影响”。

其次,经常熬夜会对体重产生影响。因为熬夜会影响人体生长激素的分泌。生长激素在晚上11点达到分泌高峰,这时如果人在睡眠状态,生长激素就会分泌得比较多;如果还在清醒状态,生长激素就会分泌不足。生长激素可以促进脂肪分解,促进蛋白质的合成。所以通过早睡可以促进生长激素的分泌,从而达到减脂增肌的效果。

关键词:脱发
点击阅读:防脱发攻略
常见的脱发类型有雄激素性秃发、斑秃和休止期脱发。
专家建议,如果脱发较轻可以采取养护、按摩、饮食保健等居家治疗方式。
应规律作息,避免熬夜,心情舒畅。
同时注意饮食,可多吃粗粮、豆类、黑木耳、新鲜的蔬菜水果、海产等其他蛋白质含量高、具有丰富维生素的食物以及粗纤维食物。
要少吃糖类食物,不吃辣椒、生蒜等刺激性食物。此外,无氧运动也会刺激睾酮的分泌,应注意多做有氧运动。
关键词:肥胖  
点击阅读:吃不胖攻略合集
肥胖可能导致一系列并发症或者相关疾病,进而影响人的预期寿命或导致生活质量下降,可能引发生理、心理和社会问题。
已证实肥胖症是心血管疾病、糖尿病、某些癌症的重要危险因素。

现代治疗肥胖的方法包括合理饮食、运动、行为和生活方式调整、心理和社会支持、药物和手术等。
其中,生活方式干预非常重要。健康的生活方式主要包含以下四方面内容,合理饮食,控制体重;适当运动,贵在坚持;戒烟限酒,受益无穷;保持乐观,心理平衡。

健康的生活方式还要有科学的运动。
专家特别强调,运动要讲科学,切忌随意锻炼,要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,如年龄、性别、体质等,循序渐进地进行。

关键词:视力下降
点击阅读:护眼攻略
在我国,有6亿多人饱受近视的困扰。国家卫健委于6月5日发布的《中国眼健康白皮书》显示,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3.6%,其中6岁儿童为14.5%,小学生为36%,初中生为71.6%,高中生为81%,大学生为90%。
近视与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关系密切。尤其在疫情期间,儿童青少年不仅要避免外出活动,还要通过网课学习,这无疑会导致近视的发生或者近视加深。
儿童青少年如何合理用眼?
专家建议,避免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和看电视。选择电子产品要坚持“宁大勿小”原则,选择顺序依次为投影、电视、电脑、平板电脑、手机。
续用眼后认真做眼保健操,使眼睛充分休息。读书写字的时候保持“三个一”,手离笔尖一寸、眼离书本一尺,胸距书桌一拳。

另外,要改掉不良的用眼习惯。
关键词:焦虑    
关注【超职谈心社】,可阅读心理健康方面的文章。

焦虑感一般都来得很突然,大多是在深夜,看着书、刷着朋友圈或是与朋友聊天的某个瞬间,就会突然陷入不安,心率加快,无法继续专注于手中正在做的事,甚至有时候会很想大哭一场。

精神性焦虑表现为精神上的过度担心和泛化。
由于精神长期处于紧绷状态,个体会表现为易激惹、易发脾气、易生气,而且会影响个体的大脑对世界的认识和判断,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、容易走神的情况。长时间的焦虑会使大脑处于一种异常活跃的状态,从而导致个体容易失眠。而失眠又会引起新的问题,例如记忆力下降、反应变慢等。

焦虑也会产生一系列的躯体症状,比如心慌、胸口发闷、口干、尿频、出汗,甚至是感到憋气或者是过度的喘气,肌肉也会表现出特别紧绷的现象,容易酸痛,甚至发抖。

专家认为,每个人在经历重大负性事件后都会有一些焦虑、担心等负性情绪,这些是正常的,应接纳并允许自己有这些情绪,并适度宣泄情绪。
面对压力,可以采取一些积极的应对措施,例如在稳定的居所、定时吃饭、按时休息。维持日常的生活和稳定的心理状态有助于减轻压力。
盘点2020
课程直播 查看更多

超职教育APP下载

成就超值人生

官方公众号

联系客服

投诉直通车 app下载 公众号
电商入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