层次高的父母,赢在了这8个细节
父母的层次,决定孩子脚下的路。
父母的层次,决定孩子看待事物的格局。
01
给孩子的陪伴,90%都没用
有位校长在讲座中说到:
“你看学校里面,孩子的成绩单发出来,从后往前看,成绩最差的孩子,一定是父母陪伴最少的。”
那些成绩优秀的孩子,不但是因为自己自律肯用功,他们的背后一定站着更加努力的父母。
你陪伴了孩子多久,在孩子身上都能一览无余,孩子的成绩、性格、习惯,无一不是父母教育的投射。
不要让你的陪伴,变成心不在焉的陪着。
用10%的心,陪伴10小时,不如用100%的心,陪伴1小时。
02
不及格的父母只看结果
在养育孩子的路上,最大的误区莫过于只看结果。
教育专家王人平说:
生命的美好意义,在于过程而非结果。如果一味关注结果,而不注重孩子努力的过程。
如果你看到它徐徐开放的过程,以及枯萎的过程,你会感叹鲜活的生命力,就在自己眼前。
看不到孩子的努力,只看最后的成绩,就不可能完全接纳孩子的身心,也就意味着更多的指责和批评。
03
教育孩子只能靠自己
白岩松曾经在采访中很直接地说:
“很多家长会把教育孩子的过错,怪罪在学校和老师身上,其实最需要反省的是家长自己。”
在教育孩子的路上,家长永远是冲在第一位的。
教育的路上,永远别指望别人来帮你。
04
你的情绪,就是孩子的天气
带着情绪教育孩子,是家长常常无法避免的事情。
对孩子不耐烦,经常发火,那就要小心了。
时间久了,孩子就会把父母的评价内化为对自己的评价,认为自己真的很笨,什么事都做不好。
一个低价值感,没自信的孩子,就是这样养出来的。
赞同尹建莉老师的话:
”教育孩子,无非是好好和他说话,不着急不发火,做到这一点,就成功百分之八十了。“
05
不让孩子犯错,是教育中最大的错误
听过一个故事:
有个人去公司应聘,面试官问他犯过哪些错。他说自己从未犯过错,结果面试失败了。
因为面试官知道,从错误中学到的东西才最深刻。
有的路,孩子必须自己走,有些错,孩子必须自己犯。
06
聪明的父母,鼓励孩子
糟糕的父母,打击孩子
电影《地球上的星星》中,老师质问孩子的父母:
“如果你那么喜欢比赛,干脆养赛马,何必生孩子?”
一个优秀的孩子,一定不是比出来的。
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,我们要用欣赏的眼光鼓励孩子做自己。
07
高层次的父母做引路人
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孩子,不会随波逐流,人云亦云。知道自己想要什么,并不断地去自我思索,如何朝自己的目标前进。
孩子的好奇心,是启发他思考的第一步。
教育是让孩子成为孩子,放手让孩子去思考。
这样孩子的人生,才会少走弯路,少些迷茫,多些坚定。
08
孩子不是你的希望,你自己才是
很多父母,容易进入一个教育误区。
父母往往都舍得在孩子的身上投入金钱,让孩子上补习班,学习各种新技能,而不舍得在自己的身上做投资。
孩子是父母人生的复印件,你现在的人生,就是孩子未来人生的写照。
一个父母不看书的家庭,无法养出爱读书的孩子。
父母经营自己,努力拼搏的背影,就是孩子成长路上,最好的标杆和榜样。
父母先学会“治理小家”,才能为孩子树立起正面的形象,促进孩子进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