超职教育:6岁男孩画“父母离婚过程”,看哭165万人
孩子最需要的或许只是:
真实的、简单的、轻松的、无负担的、和睦有爱的一间小屋,父母在不在同一间屋子其实并不是关键所在。
但大部分离异家庭,很难达到这种状态。
有一个争议性很强的话题:
如果不是为了孩子,你会不会离婚?
很多回答都是:
-
会!一定会!
-
要不是因为孩子早就离婚千百遍了,每天都有无数次想离婚的念头!
印度尼西亚一个6岁小男孩,画了一组“自己父母离婚过程”的漫画,引发165万人关注。
漫画名为《一个破碎家庭的故事》。
“我的名字叫Azha,
这是一个关于
破碎家庭的故事。”
爸爸妈妈见面后就坠入爱河,
婚后他们决定要一个宝宝。
在我6岁之前,
一切都很美好,
我有一个让人羡慕的家庭。
可爸爸妈妈开始为琐事争吵,
爸爸大发雷霆,
妈妈伤心流泪,
最后他们做出要离婚的决定。
他们告诉我这个决定时,
我心里有很多疑问,
他们跟我说不要担心。
我还是住在原来的家中,
我发现爸爸变得更有趣了,
所以我请爸爸多陪在我身边。
妈妈住在附近,
她几乎每天都会来看我,
陪我玩,我很开心。
奇怪的是,
他们也不吵架了,
还陪我一起去商场。
我经常和爸爸一起睡,
爸爸很强壮,
睡在他身边我很安心。
妈妈也会来照顾我,
我们一起吃饭、买衣服,
做好多好多事情。
很多人会“关切”地问我:
“作为一个离异家庭的孩子,
你有怎样的感受?”
事实上,
我没感到多伤心,
他们只是不再是夫妻,
但永远是我的爸爸妈妈。
他们终于不再因为琐事
而争吵不休。
当有人问我:
希不希望他们复合?
我说:不,
我只想让他们开心。
我仍能感受到爸爸妈妈
对我无微不至的爱。
妈妈,
我爱你。
爸爸,
我也爱你。
有你们,
我很快乐。
虽然你们分开了,
但在我心中,
你们却是最好的父母。
父母虽然离婚,却没有任何一方将他视作累赘,反而加倍疼爱、照顾。
影响孩子的,从来不是离婚,而是分开后,大人们如何做人。
●离婚后,不要把你对前夫/前妻的评价,强加给孩子。
我见过最差的父母,就是不停在孩子面前贬低对方,拉孩子站队,逼迫孩子去恨。
诋毁任何一方,就等同诋毁孩子的一半,长久下去孩子的内心会扭曲。
●解散的是夫妻关系,不是亲子关系
父母离婚,孩子仍是两个人的孩子。
不要把孩子当出气筒,因为离婚是我们自己的选择。
放弃抚养权的一方,也要及时给孩子生活费,因为,生而不养是为人父母最大的恶。
孩子最需要的或许只是:
真实的、简单的、轻松的、无负担的、和睦有爱的一间小屋,父母在不在同一间屋子其实并不是关键所在。
大部分离异家庭,很难达到这种状态。
大部分的情况是,父母离婚后就成仇人了,孩子必须要选一个,然后跟另一个断绝关系,要么就成了传话筒,夹在中间。
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,很难对周围的人产生深层次的信任。
他从成长中学会的第一件事就是:世界上没有什么长久的东西,没有真感情。
亲子关系的五种状态:
断裂、接受、喜欢、崇拜、信仰。
其中,“断裂”是最悲哀的亲子关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