超职教育

超职教育 成就超值人生

客服热线

400-6777-098

投诉热线

400-6777-098

《结婚和离婚之间》说透亲密关系:婚前的病,不要指望婚后治

发布时间:2022-07-12 阅读量:3120
《结婚和离婚之间》是一档情感观察类韩综,聚焦4对正在考虑离婚的夫妻,观察他们婚姻生活与矛盾的真人秀节目。

第1对夫妻

智慧&成旭,女主外男主内,妻子智慧经济条件优渥,负责赚钱养家,丈夫成旭爱豆出身有音乐梦,但收入不稳定,日常花销依赖妻子,也因此被贴上“软饭男”标签。
节目中呈现出,成旭作为丈夫糟糕的真正原因,本质是因为他空有自尊心,又不去做任何努力,连嘉宾都说“他的内心是个孩子”
图片

第2对夫妻

有斌&柱元的状况相反。
丈夫柱元事业有成,妻子有斌是一位全职妈妈,没有家庭地位,丈夫脾气很暴躁,对她各种挑剔、动不动就出口骂她。
她一直隐忍,甚至被迫习惯了丈夫的颐指气使。
在丈夫看来,妻子就该无条件地接受、包容他;出言不逊也是因为,“我只发火的话你会听吗?只有骂你,你才会听。”
非常典型的pua,柱元对有斌施加情感虐待和操控,让她逐渐丧失自尊,产生自我怀疑。
随着节目的进行发现,她的不幸婚姻是复制了原生家庭的不幸,因为爸爸PUA妈妈,在恐惧中长大的有斌又吸引到了像爸爸一样的男人。

第3对夫妻

莎朗&正焕问题更加严重,丈夫正焕看了心理医生,患有愤怒调节障碍。
暴怒时会当着孩子的面,大吼大叫、摔东西,两人恶言相向,从节目里孩子的表现来看,孩子明显已经受到影响了。
同时婆媳关系十分紧张,婆婆把儿子正焕患病的事怪罪到莎朗头上。日常生活中处处对莎朗指手画脚……

第4对夫妻

雅凛&英杰,主要矛盾来源于性格和沟通,加上育儿矛盾激化。
雅凛患有产后抑郁症,伴有极高的自杀倾向,是需要住院的程度。
然而英杰根本没有意识到妻子的严重。
他们的孩子也明显受到两人吵架的影响,还不会说话的孩子似乎感受到父母异常的氛围,表现出很不安、急躁的状态,一直哭闹不停。
经济、情绪、婆媳、暴力、育儿、沟通,这些问题在婚姻中普遍出现,也足够“典型”。
影像走入现实。6月29日,湖南发生一起惨案:一个男人开着一辆白色轿车,突然毫无征兆的转弯,撞倒一个黑衣女人。
并两次碾压,致使受伤女子被送往医院后,抢救无效身亡。
监控曝光后,在网上引发轩然大波:
是什么样的深仇大恨,让这个男子非要撞死受害女子?
伴随警方和媒体的披露,答案很快浮出水面:
撞死女子的,不是别人,就是她的丈夫。
 
当天,两人约在这里,原本是来办离婚手续的。
 
种种事件,我们不难看出,结婚一定要“冷静”,思考好这三件事,否则不是让自己生病、丧命,就是让孩子活着阴影之下。

什么样的婚姻会伤到你?

1、对“我”认知不清
不少婚姻不幸的女子准备离婚时,第一句话往往是:“嫁给他时,我还年轻,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,稀里糊涂步入婚姻。
婚姻本质,是一场“我”选择,“我”负责的过程。
年少时,每个人的“我”,都是迷茫的,不确定的。
“我”不清楚,“我”需要什么样的人,渴望什么样的婚姻,拥有什么样的人生。
就容易被对方几件廉价的礼物或几句老套的情话打动,而无法清楚地辨析对方身上有没有决定婚姻走向的恒久品质:
比如稳定的情绪,比如奋斗的精神,比如善良的灵魂。
2、对“他”了解不够
很多人,在婚后发现伴侣的种种丑陋后,开始大呼小叫:“我真是瞎了眼了,怎么嫁给你这样一个人”。
其实,不是眼瞎了,而是两个人刚在一起,对爱情的执念就越重,对伴侣的期待就越多,就越容易把自己完美爱人的执念,投射到对方身上。
刚在一起的时候,我们活在梦境,爱的是梦中人,而不是眼前人。
3、很难抵达“我们”
千百年来,婚姻之所以难搞,难就难在,它不是只要“我”足够好就可以。
它需要的是“我们”,一起看往同一个地方,心往一处使,劲儿往一处攒。
而经营“我们”,是需要能力和智慧的加持。
婚姻是成熟男女的对手戏,不是巨婴男女的避难所。

经营亲密关系,需要终身学习

亲密关系总是在不停发展,总是会涌现出各种新问题。
如何处理这些问题,决定了亲密关系的质量。
面对这些问题,大部分人所做的,其实不是处理,而是下意识地“反应”,比如说,愤怒、抱怨、指责等等。
这些反应背后,自然有我们的委屈和不满,但是,也有我们对伴侣和亲密关系应该如何的想象:
“他应该跟我好好沟通”
“他应该跟我一起参与孩子的教育。”
“她应该负责家务”
“她应该支持我的事业”
……
这个时候,只有“怎么办”才能把你带入亲密关系“处理”的领域,脱离“他应该怎么样”的“应该”思维的执念,变成一个实践者。
经营亲密关系,考虑三个问题。
第一个问题:我要去哪里?
我要改善我们的关系,还是要报复他?
我要接受他,还是要改变他?
我要修复我们的关系,还是要离开他?
很多人面对亲密关系的难题,只是顺应自己的情绪做反应,并没有做自己去思考解决方式。
有很多伴侣会说,我不做选择,我就是这样反应了,看看他怎么处理,是否让我满意,然后我再来决定怎么做。
这种选择,本质上是逃避了你自己在亲密关系中的责任。
第二个问题:我处理问题的方法,能不能带我去那儿?
很多人都希望伴侣改变,但他们常常用的方式却是指责、贬低、抱怨、争吵,这些方式背后隐藏着对伴侣的不认同,因此常常会激发伴侣的反击。
最后不仅无法改变伴侣,反而会搞僵两个人的关系。
第三个问题:有没有其他有效的办法?
这个问题能够帮我们重新去审视现实,寻找其他更有效的途径,而不是在一棵树上“吊死”。
举个例子。
一对夫妻,丈夫创业很忙,每次跟妻子约好一起去做一件事,常常因为“公司开会”这样的理由爽约,妻子就会很生气。
妻子的生气让丈夫觉得自己不被理解,久而久之,丈夫就开始躲着妻子,即使没事也会以开会为借口逃避约会,这样就变成了一种恶性循环。
该怎么处理这个关系难题呢?
妻子沟通道:“说那天约好了我们一起吃饭,临时有事,提前跟我说,或者你再帮我安排一个其他活动,哪怕你问我一下要不要去,我都会觉得比现在的情况好很多。”
后来他们果真这样做了,妻子感受到自己被重视,丈夫也不再逃避约会,两个人的关系因此好了很多。
“处理”最终要改变的,不是外在的事情,而是我们应对事情的办法。
而这个办法,只有在理解关系,立足现实的基础上,才能找到。
总之,拥有良好的亲密关系,需要用“关系”的视角看清楚事实背后传递的信息,婚姻是烟火、是生活、更是责任和现实。
无论有多爱,也别忘了让自己保留几分理性,选择正确有效的处理方式。
心理
课程直播 查看更多

亲子篇:回溯你的童年经历

12-07 17:30-17:45

查看回放

成长篇:看见内在小孩——学会觉察

08-27 14:00-14:30

查看回放
热点
考试指南
考试报名

超职教育APP下载

成就超值人生

官方公众号

联系客服

投诉直通车 app下载 公众号
电商入口